“與子水邊期”(符號冠名稱)
作者:莊云
[賞析]善制謎者亦擅于借助成句之秀,注入獨特的創意而另辟佳境。此謎便是借用五代南唐詩人李中《寄劉鈞秀才》的詩句“會須明月夜,與子水邊期”而演繹成佳品。李中年青時與劉鈞等一同在白鹿洞的廬山國學讀書,以博取功名,但他一生不得意,深思苦吟,成癡成魔,與劉鈞等詩人友好往來,多有唱酬之作。李中之詩往往不露心中的凄苦,而是表現出一種閑逸淡泊的心境,仿佛從容面對人生的一切風浪。 大凡受人歡迎的謎作,通常具有可猜、耐猜的特點,并且具有扣合的亮點。此謎之特色有三:其一,謎面詩句描述的語意很明顯,“(當月明風清之夜,)與你相約在江邊”。“期”義為“約定之日”。雖然引用古詩為面,但只以詩句的表面語義扣底,即使不知詩句的出處,按面索底猜射也是有跡可尋的。其二,此謎選底是數學的常用名詞和符號,一般人對此并不陌生。能以他人多次用過的大眾謎材制出翻新之作不是太容易的事。此謎的過人之處在于謎底的連帶組合,讓普通的謎材得以活用,“符號冠名稱”是對普通謎目的更新也是對謎材的有效開拓,既使謎作蘊含更豐富,又讓謎作更耐猜。其三,此謎的一大亮點是扣合創新,“約等于”別解為“相約等待在(某處)”是傳統的會意之法,而“≈”象形為“水波”卻是獨創,十分神似。雖以傳統扣法為主,而又不落傳統窠臼,靈氣充溢,讓人傾絕。讓普通謎材、平常謎法閃光,致謎作引人矚目,全憑謎作者別開異徑點石成金之功。
評者贊曰:語不涉難,創意有加;謎不在深,有靈則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