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北魏歷史事件)蓋吳起義【制謎:薛道達(管錐客)】 【評析:天涯】謎面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田文,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孟嘗君,吳起則是那位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們曾經在魏國共事過。吳起當西河的守將,抵御西邊強大的秦國和韓國,名氣很大。但是魏王卻把相位交給孟嘗君田文。吳起不服,當面質問孟嘗君:“帶兵、治國和守邊防,你有哪一點比得上我?”孟嘗君很客觀地說:“這三點我都比不上你。”吳起說:“那為什么你的地位比我還高?”孟嘗君說:“當年國君還小,國家也不安定的時候,百姓會依賴我還是你?”吳起想了想:“那還是你。”孟嘗君就說:“這就是我蓋過你的地方。”吳起自愧不如,也就心服口服了。 謎底“蓋吳”本來是個人名,謎作將其分開,“蓋”變為動詞,意為蓋過、壓倒,“吳起”二字連在一起踏實人名,“義”字按照謎面的字面上來看,可以作為意思來解釋,謎底因此直譯謎面,扣合也很準確。 倘若本謎就是這樣理解的話,則謎作顯得過于工穩,卻少了幾分靈動。所以我更愿意用仁義、道義來解釋這個“義”字。雖然《史記》的原文并沒有直接指出孟嘗君折服吳起是因為一個“義”字,但結合前后文以及兩人的性格完全可以得出這個結論。謎面的前文說,吳起在軍中和最底層的士兵同衣食,甚至還為受傷的士兵吮癰(這么惡心的事情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他在魏王面前也大談國君必須修道義,并得到魏王的贊賞,由此可見,吳起是很推崇“義”的??上龅降氖翘镂?,這位孟嘗君已經把義氣兩個字變成他的金字招牌,以至于后人幾乎都把孟嘗兩字等同于義氣了。所以吳起和田文講義氣,那只能是小巫見大巫,明顯不是對手啊。這也是吳起為什么會佩服田文的原因。故事說到這里,謎底也就別解為:蓋過吳起的,是“義”。這么理解,才能使謎作變得愈發厚重,因而更有生氣起來。 (責任編輯:謎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