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仿前人的謎路來制謎,甚至制一條佳謎,并不是難事。難的是自己新創一條謎路來制謎,并且得到大家的認可,即使后人利用你的謎路制成許多佳謎,但你仍然比他們高明。 ——(上海)蘇才果 2.字謎是隱語之祖,文虎之睛,萬謎之源,中華燈謎之精粹。猜之易,制之難;入門易,得巧難;走舊道易,創新路難;拆拆拼拼易,含蓄傳神難。 ——(蘇州)汪壽林 3.雅而不僻,典而不實,清新脫俗,神韻兼具,此所謂佳作。多讀,多錘煉,多搜求新事物,必可出奇制勝,超越前人。 ——(揚州)李保華 4.謎底是本體,謎面是喻體。一則謎便由本體與喻體兩個部分構成一個結體。謎目、謎格只不過是這個結體的標識,絕不可能是謎的結體。 ——(溫州)柯國臻 5.準:措辭準確,底面相投(文學性、思想性)新:取材新穎,獨樹成幟(時代性、創造性) 巧:構思巧妙,扣合機靈(趣味性、藝術性) 對口:謎徑對路,寓教于樂(群眾性、知識性) ——(蘇州)費之雄 6.僅僅使底面緊扣,還不一定是好謎。要成為好謎,除了底面緊扣外,還必須在工巧自然、典雅渾成這八個字上面下功夫,盡量做到具有值得玩味的謎趣。選了一個好底,再配準一個好面,則無疑是一條佳謎。 ——(上海)蘇納戈 7.謎也者,回互其辭,貴在別解;其所以有靈有氣有智趣,皆別解予之。謎的別解反映謎家的睿智和幽默,謎的典雅又表現謎家作為文藝創作的功力。如斯,猜者才如咀嚼干果,留味雋永,非黃絹幼婦一類可比也。 ——(南通)鄭 抒 8.【謎室銘】 文不在高,別意則名;義不在深,回互則靈。斯是謎室,惟吾德馨。上下幾千年,恐龍至電影;縱橫數萬里,刁墓與娥靈。談笑無朱紫,往來皆白丁??梢越馊祟U,賽正經。無莊嚴之厭耳,有詼諧之悅心。后漢蔡中郎,前清曹雪芹。陸子云:“唯謎是有!” ——(南京)陸滋源 9.構思要精巧,扣合宜渾成,意境須動人,形象求逼真。別解是燈謎創作的藝術手段,諧趣是它追求的終極目標。賢者之謎溫醇,駿雄之謎沉毅,畸士之謎磊落,才子之謎秀穎。作者的氣質、修養決定了作品的情調和風貌。 ——(上海)胡安義 10.燈謎固可娛情益智,古往今來,無論其在文化領域中地位高下,喜好者自不乏人。因其源遠,亦必流長。謎人若能于喜好自娛中,摒棄平庸低級之趣味,尋求通俗文雅之幽情,則不愧謎人之稱,而遑論其地位之高下哉! ——(潮州)鄭百川 11.制謎擇面是成敗之關鍵。擷取成句或自行擬面,無非根據謎底內容,采取最能恰當扣合謎底之詞句,斯乃根本。若為追求詞句華麗、標榜宗派而削足適履、顛倒本末,謎味盡失,則為識者所不取。 ——(青島)張鶴綿 12.燈謎是一項深受群眾喜愛的文藝形式。其藝雖小,然已風行全國,以至港臺及華僑眾多的東南亞各地。因此,應該利用這朵小花作為與海外親人聯系感情的紐帶,促進海外親人更加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石獅)蘇溫才 13.做謎以會意別解為正宗。謎目準確,謎面大方,謎底貼切,用典通俗,扣合巧妙,題材新穎,內容健康,經得起推敲,而為廣大群眾接受者,方能稱為上乘之作。妄呈拙見,就正高賢。 ——(南京)錢燕林 14.好奇的追求,理智的鍛煉——謎是使人聰明的學問;寓意與象征,通過語義的隱蘊制造心理錯覺——謎是漢字的魔術藝術;打開夢鄉之門,喚醒思想的神明,享受閑情逸興——謎是塑造靈魂的高尚娛樂。 ——(上海)金 寅 15.天地都是謎,雅俗皆謎材。雅固高尚,俗非低級。雅不是掉書袋,俗不能江湖腔。雅能通俗,俗不傷雅。雅不晦澀,俗不膚淺。詞俗意雅不為俗,詞雅意俗是真俗。新能增雅趣,巧能減俗意。精益求精登大雅,粗枝大葉落輕俗。 ——(太倉)湯健安 16.益智文字游戲燈謎的菁華全在“理趣”二字。理,指它的教育意義;趣,指它的娛樂功能。故而好謎出處蘊含理趣。明乎此,則可玩物適情,啟迪智慧,有益身心。 ——(上海)江更生 17.“華”“花”同現謎之底、面,被視為“相犯”,實乃冤假錯案。底、面有相同字為“相犯”,而“華”“花”今形義皆異,違之何法?雖有“華”“花”相通之成語,乃古遺留,與謎何干? ——(哈爾濱)侯康林 18.燈謎如何歸屬?君不見當今各地不少謎人均被納入“民間文藝家協會XX分會”?可見燈謎屬于民間文學無疑。各地民協均在各省、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之中,燈謎則當然是民間文學藝術中的一塊瑰寶。 ——(沈陽)東有禮 19.人有人味,詩有詩味,謎有謎味。謎味越是醇芳,感染力就越強,給人留下的印象也就越深。謎味來自謎趣,不論是雅趣還是諧趣,有趣則有味,無趣則無味,趣少則乏味,趣多則增味。趣是謎的靈魂、謎的核心。 ——(丹東)章 品 20.人事交際,均宜講德。行醫講醫德,經商講商德,打球講球風,猜謎豈能無德?竊人之作算小賊,謎賽中弄虛作假,掛羊頭、賣狗肉,實屬大忌。倘若東施效顰,又當別論。謎人所為,理應深思。 ——(沈陽)石 彧
21. 文義狹窄的詞匯不宜作謎底,否則只能是牽強附會地為制謎而制謎,謎面也只能是文義雷同的不同文句而已。如果謀皮的謎底文義廣泛,制謎者則可按各自不同的思路去創作,這就可在避免謎面雷同的情況下見高低。
——(景德鎮)羅 捷 22.燈謎是文學藝術與智力檢測相結合的產物,她能給人較之于其他文學藝術作品更為強烈的美感共鳴、情操陶冶和心智鍛煉。一則完整的燈謎是猜制雙方共同創作的成果。 ——(長春)王 謙 23.燈謎創作有一個煉字、煉句問題。謎界所謂“謎面要成文”、“避免閑文剩義”等,不但是創作原則,也是對燈謎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在語法修辭方面下功夫,作品才能產生藝術效果,給人們以美的享受。 ——(廈門)徐鴻基 24.文虎應求雅巧新,樂中寓教見精神。漫言技似雕蟲 小,同建文明便足珍。 ——(佛山)何仰之 25.成謎與佳謎區別在于:前者平實單調,或如學究搖頭,一本正經,或如丑婦捧心,矯揉造作;后者曲折迷離,或如水流花放,一任自然,或如飛蓬御風,神入化境。得前者易,可按步而就班;求后者難,須脫古而創新。 ——(合肥)吳仁泰 26.制謎之難,不在構底,而在擬面。謎面必須扣合謎底,同時又要顧及語句的通順自然和文采風流。這二者,往往顧此失彼,不能兼得。倘能運用知識經驗,調動各種因素,得令二者矛盾統一,則一條好謎便由此而誕生。 ——(寧波)張禮鶴 27.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組成部分的燈謎,是一種特定的語言文學藝術,具有啟迪智力、陶冶情趣、豐富文化生活的功能。應該把燈謎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重視近、現代謎史的資料收集和理論探討,加強海峽兩岸、海內外謎藝交流。 ——(漳州)張奕虎 28.燈謎藝術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它一直植根于民間這塊沃土,一切燈謎愛好者都要始終想到這一點。在燈謎活動中,堅持貼近人民大眾,從生活中提煉作品,反映時代的主旋律,使其含蓄、自然、詼諧、風趣。 ——(寶雞)田鴻牛 29.燈謎是我國固有文化精華,是一項無比珍貴的遺產。五千多年來,能夠相傳以茲,綿延不絕,的確有其傳承的魅力。為了開拓謎學前途,讓我們同心協力,勇往直前,為后代子孫留下珍貴豐富的資產。 ——(高雄)蕭瑾瑜 30.燈謎除猜射娛樂、益智作用外,還有其自身的美學欣賞價值。一條謎中,屬于“真善美”范疇的、令人心曠神怡的無限內涵,難道一定要在猜中后才體味得出?才予以承認?燈謎的娛樂性實在大大掩蓋了它的文學性、藝術性。 ——(六安)趙首成 31. 人到老年,記憶力便會衰退,而我似乎有些例外。我年已六十五歲,自我感覺還沒有發生記憶力衰退的現象。這大概是由于在制謎和猜謎時,經常開動腦筋去想的緣故。因此可以說,燈謎延緩了腦的衰老過程。 ——(長沙)曹 鏘 32.燈謎是一項對人們身心健康非常有益的活動。它不僅能啟發你的智慧,而且能使你變得更加文明、更加有教養。再者,一則佳謎也是一件小巧玲瓏的藝術品,能給你美的享受。愛謎吧,朋友! ——(銀川)馮同英 33.燈謎幾千年來都受到上至君王下至黎庶的青睞。有道是:“唐詩宋詞元曲清燈謎”。燈謎是短小的文藝作品,又是最簡便的文娛活動。由于以“隱”、“曲”為特點,它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謎藝貴在雅得趣、俗得體。 ——(蘇州)邱景衡 34.如果把謎面、謎底比作一對永無嫌猜的夫妻,那么,謎人就是具有慧眼熱腸的紅娘;如果把謎面、謎底比作音符和樂器,那么,就讓我輩譜成并奏響包容大千世界的、和諧的、洋溢著生活情趣的樂章。 ——(蘭州)張志有 35.燈謎,是知識浩瀚的百科全書,是喜聞樂見的生活大典。精巧、新穎、樂趣,是燈謎的雪浪花。燈謎要新,只有新,才有生命。在謎德上,要樹新風;在謎藝上,要立新意;在謎途上,要闖新路。 ——(沈陽)侯 印 36.也許,燈謎將永遠不會像唐詩宋詞元曲那樣,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在文學史上占有輝煌的一頁;也許,鐘情于燈謎的人將如同燈謎一樣,在中華民族文化的殿堂里默默無聞···惟其如此,那些仍然孜孜追求者們才是最可貴的。 ——(安陽)劉二安 37.“謎”當遣字新靈、造句通順,隱曲有致,變化多方。每初習者效尤方家,乃望得到啟發,尋求滋養。有“學步效顰”之弊,亦不必動輒干預,橫加指責。但必須告之:真正的作品必須從附庸中走出來。 ——(上海)季國虎 38.燈謎,應該突出文學性,減少游戲成分。文學性加強了,它就向“文藝”靠攏;若游戲成分多了,它就會走向“智力”的地盤。謎人要有根底,講修養,下功夫,重謎韻謎趣;要把制謎看作是治印,而不要當成搭積木。 ——(紹興)章 鑣 39.制謎多自猜謎始,猜千謎而后知味,制千謎而后窮理。制謎須慎稽深煉,機隱巧詐;猜謎要審知果辨,敏變善疑。法有常法而師無常師,毋論各派,有長必取,擇善而從之,方能博兼眾長而自成機杼,盡百家之美而成一人之奇也。 ——(泉州)陳光亮 40.謎壇新秀的脫穎而出,給古老的燈謎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沒有他們的參與,燈謎的生命活力將是有限的。要使燈謎傳統得以繼承發揚,讓燈謎藝術成為不同文化層次雅俗共賞的中華國粹,就要充分給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 ——(北京)張孝武 41.駕馭“別解”嫻熟者必富有幽默感。專于“用典”、“通假”的難免掉書袋。慣于“用格”算不上足智多謀。獨蹊徑的必是有識有膽。謎面講究修飾的人,談吐舉止亦然雅重。謎底屢屢出新,一定是生氣勃勃者。 ——(上海)朱育珉 42.燈謎活動的立足點就是要想到群眾,適應群眾,開展多層次的活動,普及得越廣泛越好。這樣燈謎才會在群眾中生根開花,新秀只有在活動中才會不斷涌現,茁壯成長。像金字塔一樣,基礎越雄厚才越會顯示出塔尖來。 ——(哈爾濱)馮漢臣 43.猜謎猶如打靶,謎條是靶,缺口是作者意圖,準星是猜謎靈感,三者融會貫通,定能中鵠。如果三者未成一線,必出偏差,擊不中“十環”,射不中謎底。 ——(滄州)扈進標 44.燈謎以其豐美的形式“娛人”,以完美的內容“感人”,以無窮無盡的巧趣“化人”,它是一門具有個性的美的藝術。從這個意義上講,謎人是美的藝術的創造者,美的生活的開拓者,美的情操的傳播者。 ——(莆田)方炳良 45.錘煉面句是謎人的基本功,即使做不到詩情畫意,也要清楚明白。如面句構不成意境或不合常理,則應廢棄。我自立標準,即離開謎讀面,不管扣合如何,只看這句話本身是否自然流暢,人們是否一看就懂,不達標準者舍去。 ——(汾陽)楊耀學 46.制謎要能成他人不能成之謎。猜謎要善推敲,從中得趣。制謎都必須有文學根底和廣博知識。面句應雕飾得如自然美,不輕北派也不重南宗。 ——(成都)周發仁 47. 【水調歌頭·學謎偶想】學步不知險,曲折虎山行。詩叢謀面求底,柳暗復花明。月夜推敲癡醉,書海揚帆載酒,謎圣自師承。意向典雅索,氣韻盼升騰。 詩和春,梅共雪,妙垂成。工巧貼切,發禿須斷費力爭。日月更新時序,佳人傳神眼目,起我超然情。心血鑄廋語,娛樂足平生。 ——(香港)許連進 48.謎雖小技,卻涉獵廣泛,蘊含豐富。一詩一詞甚或一字,皆可為謎面。寥寥數語中暗藏機關,巧設謎障。沒有一種藝術形式可以比得上燈謎這樣以少載多、以簡寓豐、以趣意和巧智引人入勝的了。謎作中凝含著謎人的艱辛和追求。 ——(杭州)叢 川 49.制燈謎不能把眼睛老盯著故紙堆,搞得玄而又玄,雖百思而難得其解,作者以為高明,猜者望而生畏,繼者敬而遠之,實在是得不償失。目前燈謎尚未普及,對象又以并非“高知”的青少年居多,我看還是大眾化一點好。 ——(九江)涂承榮 50.燈謎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宣傳形式,逐漸被一些有識之士所接受。那些空洞乏味的廣告、傳單、標語、講演等宣傳形式,人們早已不屑一顧。然而一旦寓這些宣傳于燈謎之中,則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丹東)關德安 51.制謎為猜眾,雅俗能共賞。評佳不認人,新秀才輩出。謎齡非謎藝,老大莫自居。欲將碩果摘,謎壇勤耕耘。謎人相輕戒,拉幫結派絕。燈謎是藝術,寓教于娛樂。正因是雕蟲,才有大眾鏤。“小技”又何妨?照樣登大堂! ——(寧波)葛志全 52.猜謎要有攻關精神,要勞心苦思,一旦醒悟則喜躍欲狂。制謎要有一股鉆勁,不宜冷僻,不可杜撰,多讀古今作品自獲收益,謎興一來,妙手偶得。品謎要如抽繭剝蕉層層深入,切莫走馬觀花囫圇吞棗,用心閱讀領會自得妙趣。 ——(梧州)林富杰 53. “關公戰秦瓊”乃無稽之談,但經過“安史之亂”這個謎底來修正,就顯得十分妥帖。再如“白橙黃綠青藍紫”這個謎面,如果沒有“只是朱顏改”來作說明,就犯了亂改成句之忌。制謎要遵循謎法,卻不可被謎法所束縛。 ——(長春)董書祥 54.一則謎,謎面自然淳樸,謎底扣合貼切,底面相凝,成為一個整體,又能揭示出生活中的某一哲理,令人回味無窮,讓人在猜射之后能由趣味性的探求而轉入哲理性的回味,獲得理趣的享受。這樣的謎作,才是上乘之作。 ——(漳州)吳龍云 55.燈謎,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改革創新。對于前人的經驗和燈謎藝術的精華要善于師承,古為今用,同時又要不斷開拓新謎路,運用新謎材,創造新精神,擴大新領域。使燈謎既能保持傳統特色,又能體現時代精神。 ——(永安)蔡 芳 56.謎要有時代氣息,要有積極意義。謎面具有詩情畫意,扣合自然貼切,才能令人對作者的根底、功夫感到欽佩。如果一味顯示知識高深,用“周易參同契”來做謎目,則只能孤芳自賞,曲高和寡。 ——(華安)方柱中 57.制謎應想到猜眾,讓謎面順暢自然,底面扣合貼切,多些文采,多些機智,多些謎味。曲折而不晦澀,使人“昏迷”而思之有路,猜者只要肯動腦求索,總能順藤摸瓜,把謎底“挖”出來。這樣,才能把更多的群眾吸引進謎場這個大課堂。 ——(田林)龔 酉 58.真想以后不玩燈謎了。研習了二十年,一晚上頂多也不過猜二十題;拈斷了好幾根胡子,一天也做不了幾題謎;偶爾做則好的,最后卻又發現與人撞車。真想以后再也不玩謎了,但就是辦不到。 ——(臺北)李次高 59.一則好的燈謎,便是一件成功的藝術品;一場好的猜謎活動,就是一次有益的藝術享受。它發揮著陶冶情操、啟迪思維和增長知識的功能。不學無術難涉謎壇,“無術不學”始能提高謎藝。謎海茫茫,唯勤近岸。 ——(廣州)黃樹基 60.燈謎這種中國傳統文化形式,對于提高文化素質、開發智力均有補益。但欲使燈謎水平整體提高,普及工作非常之之重要,為此,我正在為燈謎之普及工作盡自己微薄之力。 ——(天津)王 頡 燈謎應具有新、精、神。新:富有時代氣息,反對陳腐生僻,不斷刻意求新,易于群眾普及。精:謎面力求簡練,不容虛字閑文,底面字字入扣,講究貼切渾成。神:正宗會意見長,別解的當,謎味濃郁傳神,底面雅俗共賞。 ——(上海)陶寬汝 近歲大獎蜂起,無數射手互切互磋,互琢互磨,絞盡腦汁,促膝商謎,其情其景,感人良深!然少數謎商反其道,竟設交易市場,遂使中魁易于吹灰!腐敗世相,已入謎界,污我國粹,污我圣壇!嗚呼,此風不剎,謎界何往?! ——(長春)陳文科 謎面和謎底是兩棵空間有距離的樹,但地下的根卻緊連在一起。謎是一座報時鐘,外表一目了然內心卻錯綜復雜,思索之針只有走到點子上才會報出中的之聲。燈謎是鎖,智慧是鑰匙。 ——(南昌)張瑞權 謎域是“虎將”聰明才智馳騁的廣闊天地。它要求猜者調動貯存在腦海中的知識信息,經聯想、推斷,巧破制謎者回互其辭的種種“機關”。它要求作者妙用巧思,用謎的紐帶為互不相關的名物締結良緣。它是高尚的智力藝術。 ——(常熟)韋梁臣 娛樂、益智,無疑是燈謎的主要目的。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纖巧以弄思”。值得注意的是:燈謎的生命力,在于走出書齋,面向普遍平民。“貴族化”傾向,只能使之脫離大眾,早日滅亡! ——(淮陰)朱墨兮 時代在前進,燈謎當然也在前進,因之思想內容在革新,取材范圍在擴大,謎體、謎格也有不少新創造。尤其是詩謎,過去例以“獨腳虎”一句,或格律詩五、七絕一首作為謎面,現在也有了新的突破。 ——(開封)陳雨門 相聲如果沒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就不可能獨立于文學藝術之林;燈謎應追求這種幽默。藝術之道,妙造自然,謎亦如此——應拙中藏巧、平淡天真,忌裝腔作勢、雕鑿太甚。 ——(個舊)田光澤 燈謎流傳三千多年,經久不衰,始至今日,已在各個文化領域中發揮作用,無須過多地去爭取席位、雅座。誠然要使文虎更上一層樓,重在多制作“謎面典雅、扣合貼切、別解自然”的新巧燈謎,起到“寓教于樂”、“增知益智”的作用。 ——(長沙)楊煥文 燈謎應突出一個“新”字,不受前人條條框框的約束,走出一條自己的新路子。要讓燈謎跳動時代的脈搏,不斷增加新的信息和創作素材,增添新的謎趣,用創新超群來領導燈謎“新潮流”。 ——(上海)袁 杰 “俗”字,《辭?!返慕忉屖牵?ldquo;大眾的;通俗的。”故而俗語入謎一定要“大眾、通俗”。大眾的、通俗的語言就是“普通話”,倘以各地方言土語入謎,那就無“普通話”可言。謎貴“精、新、巧”,謎亦貴“大眾、通俗”。 ——(唐山)王振坤 謎貴典雅,謎圣張起南明確指出:“余制謎專尚典雅。”典雅乃南宗之圭臬。以詩詞名句為謎面,謎作將如云蒸霞蔚,文采四溢;似天造地設,妙造自然;集詩情、畫意、謎趣之大成,更臻于完美微妙之藝術境界。 ——(福州)黃榮寬 燈謎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制法要新,取材也要新,對改革開放新詞、新事,要多加采用。同時還要打破舊框框,對社會不良風氣,要像雜文和漫畫那樣,幽默、諷刺、揭露,才能發揮燈謎的新功能,再上新臺階。 ——(青島)杜宇澄 燈謎是中華傳統的民藝,它使人聰慧、怡情、博采、長才。學謎者唯有多聽多看多問多記多思多學,尤其著重于理論研究,才能創作出謎思巧、謎路曲、謎材新、謎文雅、謎目準、謎底切的佳謎來。 ——(澄海)張哲源 佳謎的衡量標準是新、精、巧。所謂新,是不循俗套,題材新穎,內容豐富,格調高尚,富有時代精神。所謂精,是制作燈謎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所謂巧,是巧妙的布局,猜出后又妙趣橫生,給人以美的享受。 ——(廣州)劉安敬 燈謎是利用漢字音、形、義的變化并將這種變化重新組合的語言藝術,是民間文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燈謎的主要特征是別解。只要能使面底文意發生變化的一切藝術手法,均屬別解范疇。 ——(灌南)汪南昌 謎貴別解,貴在析義?;鼗テ滢o,多取歧義。以面隱底,用其文而避其義;以底切面,借其義而遁其辭。凡事凡物皆可入謎,然須故作別解而使其獲得有別于原義的新義。此系謎藝之獨特風格也。 ——(武漢)羅良銘 謎以自然渾成為主,不必為成句而尋章摘句牽強扣合??酆弦欢ㄒ跍蚀_基礎上求工巧,使其具有強烈的時代感。這樣,才有強大的生命力,才能開掘謎源,使其源遠流長。 ——(天水)楊承業 別小看了燈謎這朵絢麗多彩的小花,她早已在億萬民眾的心里生根發芽。她豐富了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又有益于人類的智力開發。讓燈謎更加蓬勃地發展,讓她的光彩照遍中華。 ——(遼陽)韓克棟 愛謎者,跟隨時代前行。謎貴新、雅、精、巧、趣。創新是燈謎繁衍昌盛之本。高雅謎品,當文辭精美,別解巧妙,扣合精當,富有情趣,在大眾化基礎上賦予文采和技巧。用于猜,也用于賞,給人啟迪和美感。 ——(重慶)張順社 人常將底面生僻之謎視為不利猜射、脫離群眾之作。我認為,只要成謎,便可允許它存在。猜不出的不一定不佳。生僻之作往往是作者開辟新謎材的結果。燈謎也要有高、精、尖產品,如老是停留在普及階段,便不能稱其為文學。 ——(六安)李 平
制謎常有法門運用不當之病。如“快馬加鞭”射“萬里奔走”,須知馬是綱,馬名是目;目射綱則可,綱射目則不可。“萬里”,馬名,自可射馬,而馬還有“追風”、“逐電”···等名,安可指定“萬里”?其病即在此也。
(責任編輯:謎材網)——(澄海)白 珩 燈謎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藝術,但它現在已不屬于民間文學范疇之列。因為民間文學是以收集、整理為主,而燈謎則是以創作為主。所以說,燈謎到了獨立門戶,與戲劇、曲藝、小說、詩歌、書畫等藝術平分秋色的時候了。 ——(鞍山)安春陽 燈謎,寥寥幾字,托詩綺思,燈謎姓“文”;一幅畫謎,當揭開謎底,哄堂大笑,燈謎姓“娛”;五花八門的燈謎,令謎人斗智索巧,燈謎姓“智”。 ——(黃山)翁德明 燈謎何能有此魅力?我認為它具有文學性、規律性、趣味性,而為人們喜聞樂見。漢字的形、義、音這些特點,成為燈謎得天獨厚的生長土壤,繼而產生“回互其辭”的效果。 ——(三明)陸 影 好燈謎應能猜中,但常有因某條謎無人猜中而被視為上乘之作,我卻為之憂、為之羞。這種謎不會有群眾基礎。無人產生共鳴的謎應視為失敗之作。 ——(西安)王定一 燈謎應當典雅,但要雅俗共賞,陽春下里兼收并蓄。所謂俗,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層次中大多數人皆可理解,并非是指庸俗。“妻子好合,如鼓琴瑟”,雅固雅矣,而射之以“交響樂”則庸俗難堪。此類當為作謎之大忌。 ——(蘭州)李 珍 不要再認為燈謎是“雕蟲小技”,燈謎也能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 ——(宜昌)李著成 燈謎是中華文化的奇葩!她以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藝術形象,豐富了民間文化生活,并能寓教于樂,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人民素質和建設精神文明。 ——(南澳)黃輝孝 燈謎是我國的民俗文化藝術,它具有鍛煉思維、啟迪智慧、陶冶性情的功能。燈謎只是謎學學術中的一項產品,而謎學則是一種對文字作特殊運用的專門性學術。我們應爭取把謎學列入我國的文學范疇,向有關部門表示意見。 ——(屏東)朱家熹 燈謎是一門藝術,它的標準是真、善、美。述理正確,構思嚴謹,運典必實,自然渾成,此謂“真”;內容健康,積極向上,欲隱而顯,不誤他人,此謂“善”;講究文采,注重意境,傳神含蓄,隱秀空靈,此謂“美”。 ——(湖州)楊志剛 謎之佳者以善“張冠李戴”而能“謬圓其說”者為上,故“別解”之法歷來為謎家所重。竊謂此法宜遵其法度,即“別解”之后(或底或面)其文義應當“順理成章”。否則,縱令“別解”得妙,亦屬病謎之列。 ——(黃巖)張來蘇 燈謎是濃縮的詩、透明的霧、芬芳的花。像詩一樣典雅秀麗,像霧一樣朦朧空靈,像花一樣馨芳襲人。融語言、技法、內涵于一爐才是佳作,語言呆板、品格低下之作應摒棄之。 ——(十堰)尹文欽 燈謎多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首先是趣味性。燈謎是一種文學形式,但它畢竟是人們的一種“業余愛好”。因此,對于燈謎,既要嚴肅認真,把它當做一門學問,又不必過分苛求,只要達到娛樂的目的即可。 ——(北京)趙 濂 思維是燈謎的靈魂。人們制謎、猜謎的過程總是一個運用思維形式——概念、判斷、推理的過程。概念明確是燈謎的基礎,判斷確切是燈謎的前提,推理得當是燈謎的技巧。 ——(深圳)李 躍 燈謎三功:啟迪智慧,增加知識,陶冶情操。謎人三怪:矢謎成癖,玩謎如狂,無謎不交。筆者三愿:精誠團結,繼往開來,發揚光大。 ——(山陽)張長水 燈謎屬文娛小品,應以樂趣引人入勝。對其作用的評價要適當,不應過分拔高。制謎手法宜多變、貴創新,清規戒律不可太多。方家須高抬貴手,謎人勿自為桎梏。 ——(筠連)蔡純如 謎格的作用充其量也不過是“以人力補天工”而已。一個初學制謎者應在制謎法門和技巧上下功夫,切勿過多地借助于謎格,否則不利于謎藝的提高。 ——(武漢)夏永勝 文如其人,謎當亦如其人乎?恐難盡然?;蛟唬?ldquo;謎非流俗之謎,其人必非流俗之人。”然有緣阿私所好而欲躋身謎界名流者,其心流俗,其行流俗,其謎卻并未日漸流俗。何也?謎佳者,人未必佳之故也。 ——(哈爾濱)姜文清 燈謎的本質是二字,即“教”和“樂”。“教”是學術性,它有奧妙的構成原理,有多種獨特法門,有使人們相互交叉地吸引知識的藝術規律。“樂”是娛樂性,作為增添色彩的娛樂項目,而使人樂一樂,增加歡樂、喜慶氣氛。 ——(深圳)莊銳龍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