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馮夢龍故里謎材 基本資料 古名:春申埭 又名:埭川、埭溪 水系:漕湖(湖泊型)、黃埭蕩、裴家圩(湖泊型)、永昌涇、冶長涇、岸石港、青石橋港、太平橋港、西涇港、肖涇蕩、酒店橋港、河瀆里港
村莊名稱: 青龍村、鶴涇村 、戴川社區、古宮社區 、斜橋村、玉蓮社區 、春申社區 、春豐社區、麗島社區 、長涇村 、方埝村、金龍村 、西橋村、三埂村、馮夢龍村、長康村、東新社區、胡橋村、旺莊村、裴圩村、潘陽村
公園名: 麗水長灘 、春申公園、三島公園、湖濱公園、埭溪公園
食物特產: 黃埭西瓜子 埭川飯店響膳
馮夢龍村水果名: 藍莓、獼猴桃、黃桃、翠冠梨
著名景點: 春申湖 黃埭十八景: 三層貞節坊 小橋楊柳間枝桃 萬笏朝天寺前墩 雙豎旗桿城隍廟 金鉤釣魚興國寺 釘鎝欄桿香花橋 仙人腳印洪墓橋 生意興隆中市橋 塔橋獅子瞇瞇笑 千年古柏三閭廟 香水浴堂老芳橋 滬瀆魚舟落水篙 安橋浜內出多嬌 壕場角繁榮樂陶陶 千總衙門石崇大王廟 桂香堤又名相思壩 文昌閣小會考 廟橋望月映波濤
著名人物: 古代:范蠡、黃歇(春申君)、馮夢龍、沈埠、顧元慶、顧九思、王之屏、朱國驥、湯光啟、徐步鰲、謝元慶、周澤溥、華白 近代:張之泰、王有仁、袁少之、錢介一、沈炳魁、王逸凡、朱湘君、范風、朱瑞庵、吳聞天、顧唯誠、馬生春、朱湘神、奚滋萬、孔厥、顧前、陸地、唐仲堯、馬瑞芳、吳硯春 當代:張寒月、吳彥、王乙、陳泉、蔡惠泉、談宗英、錢世明、馬德芳、楊元桂、朱本仁、朱庚壽、鄭惠民、沈雪生、奚中和、范佐、李建邡、顧健、金衛雄、馬小剛、薛龍、盛靜齋、張繼玉、唐志敏、沈建華
地方民俗: 開門爆仗、元寶茶、行親眷、財神日(澆路頭”或“接路頭”)、 天誕日(天生日)、地誕日(地生日)、二月二、元宵節(正月十三上燈,稱試燈,十八落燈)、百花生日(百花仙子誕日)、立夏節(吃甜酒釀嘗“三鮮”。“地上三鮮”:莧菜,蠶豆,蒜苗;“水中三鮮”:海螄,鰣魚,白蝦;“樹上三鮮”:櫻桃,青梅,香椿頭)、謝灶(斷屠)、七巧節(女兒節,七夕)、中元節(七月半,鬼節,齋田頭),地藏生日(九思香,狗屎香)、灶君生日、中秋節(八月半,齋月宮,走月亮)、冬至日(冬至大如年)、臘八日、廿四夜(送灶日,,送灶神,謝灶團子,安樂團)
詩詞:
佘橋白菱詩 陽山山水活,瀉入佘橋里。養得菱科肥,水清實累累。佘橋河十里,不種菰與荷。秋風河上起,一片采菱歌。采菱不用船,打漿愁絲絹。凌波乘浴盤,鏡花照儂面。三角復四角,頭角皆相齊。儂家不上市,來買董公堤。
魚池詩 居人既備耕與樵,于中又有栽魚苗。青苔河上數百家,家家種魚魚池饒。魚池近河與河隔,圍以垂楊間以陌。五月魚秧湖上來,喂以豆漿簇水白??纯呆~長種可分,鯖魚鰱魚各有紋。鰱魚欲去鯖欲存,謹慎如別蕕與薰。魚長食螺復食草,池水淺深要量好。水長魚自樂,卻恐魚出躍。水小魚難肥,復將魚分稀。魚大欲賣未賣時,朝朝暮暮看魚池。何如小漁家,一舟浮水涯。出沒長蕩黃花涇,關前日日賣魚蝦。
東橋夜月 百尺危橋小市東,綠楊影里月騰空。最憐玉鏡方當滿,更愛冰輪未及中??v目可探山水窟,聳身疑即廣寒宮。夜游樂事憑俯仰,皓魄澄波上下通。
西市曉鐘 市煙樹里碧重重,古寺香消舊有蹤。五蘊蒙將三里霧,萬緣歸向一聲鐘。能回騷客吟情澹,更破幽閨睡思濃。曙色欲分雞唱曉,蒲牢深省繼銅龍。
舸城田舍 廟橋南去是舸城,遠近人家盡業耕。屋老牽蘿補更住,村荒折柳種還生。編蓑婦女當門坐,驅犢兒童繞舍行。幸得秋來田地熟,黃冠草履報豐盈。
滬讀漁村 縈紆滬瀆水云屯,煙柳萋迷望欲昏。茅屋正當芳草渡,漁罾斜掛夕陽村。風波險處寧辭倦,蓑笠閑時竟自尊。卻為直鉤無處使,歸來只合閉柴門。
金山煙水 一拳亦自號金山,知是氤氳大造慳。港出三義煙浩渺,川連十里水潺湲。蛟螭窟宅虛巖下,鷗鷺飛鳴落照間。仿佛神州與仙山,卻嫌峰小未登攀。
蠡墓風帆 少伯名高今古同,只留荒冢水西東。瀠洄細浪依芳渚,來往征帆信好風。影遠如飛愁易盡,路回疑隔看仍通。五湖煙景扁舟入,誰識當年在此中。
三閭古柏 《離騷》讀罷拜三閭,俎豆猶綿列野蔬。皎潔忠魂光日月,槎枒古柏插晴虛。千尋鐵干龍鱗出,百尺虬枝殿角余。自是窮愁消未得,荒祠零落步庭除。
分水禪燈 昔日茅庵得舊聞,一燈高掛繼斜曛。光搖曲岸千家合,影落澄波十字分??嗪N措x輝象教,昏衢欲出照慈云。于今不見琉璃大,煩惱叢心只自知。
航道 黃埭道 東橋道 滸關道
古橋 廟橋 安橋 芳橋 河瀆橋 中市橋 洪墓橋(又名夏魚橋) 塔橋 香花橋
文化團體 黃埭鎮劇團 萬和堂
二、馮夢龍及其作品謎材 個人資料 馮夢龍(1574年—1646年),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代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 馮夢龍出身士大夫家庭,與兄馮夢桂、弟馮夢熊并稱“吳下三馮”。他的作品比較強調感情和行為,最有名的作品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三言與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代表。馮夢龍以其對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的創作、搜集、整理、編輯,為中國文學做出了獨異的貢獻。
作品 1、話本•小說類(短篇小說): 《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和稱三言 2、話本•講史類(長篇歷史演義): 《有夏至傳》、《東周列國志》、《兩漢志傳》、《平妖傳》、《新列國志》、《盤古至唐虞傳》; 3、民歌類: 《童癡一弄•掛枝兒》、《童癡二弄•山歌》、《夾竹桃頂真千家詩》; 4、筆記小品類: 《智囊》、《古今談概》、《情史》、《笑府》、《燕居筆記》; 5、戲曲類: 撰作的有傳奇《雙雄記》、《萬事足》二種;改訂的則有《新灌園》、《酒家傭》、《女丈夫》、《量江記》、《精忠旗》、《夢磊記》、《灑雪堂》、《西樓楚江情》、《三會親風流夢》、《雙丸記》、《殺狗記》、《三報恩》等; 6、散曲、詩集、曲譜類: 《宛轉歌》和詩集《七樂齋稿》,均已失傳,《太霞新奏》、《最娛情》、《墨憨齋傳奇定本》等; 7、時事類: 《王陽明出生靖難錄》、《甲申紀事》、《中興實錄》、《中興偉略》;8、應舉類:《春秋衡庫》、《麟經指月》、《春秋別本大全》、《四書指月》、《春秋定旨參新》; 9、其他: 《壽寧待志》、《折梅箋》、《楚辭句解評林》、《牌經》、《馬吊腳例》等。
名言 1、 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 ——《醒世恒言》 2、 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 ——《醒世恒言》 3、 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警世通言》 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5、 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警世通言》 6、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 《警世通言》 7、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醒世恒言》 8、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9、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醒世恒言》 10、 焚琴煮鶴從來有,惜玉憐香幾個知。 ——《醒世恒言》 11、 心正自然邪不擾,身端怎有惡來欺。 ——《警世通言》 12、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3、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東周列國志》 14、 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 ——《警世通言》 15、 識時務者為俊杰,通機變者為英豪。 ——《東周列國志》 16、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 ——《東周列國志》 17、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 —— 《醒世恒言》
18、 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19、 春花秋月足風流,不分紅顏易白頭。試把人心比松柏,幾人能為歲寒留? —— 《警世通言》 20、 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東周列國志》 21、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 22、 一事真,百事真。 ——《醒世恒言》 23、 樂羊嘗行路,得遺金,取之以歸。其妻唾之曰:‘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此金不知來歷,奈何取之,以污素行乎?’樂羊感妻之言,乃拋金于野,別其妻而出,游學于魯、衛。過一年來歸,其妻方織機,問夫:‘所學成否?’樂羊曰:‘尚未也。”妻取刀斷其機絲。樂羊驚問其故。妻曰:‘學成而后可行,猶帛成而后可服。今子學尚未成,中道而歸,何異于此機之斷乎?’樂羊感悟,復往就學,七年不返。 ——《東周列國志》 24、 自古明人不做暗事。 ——《古今小說》 25、 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子,不呆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 26、 高飛之鳥,死于美食;深泉之魚,死于芳餌。 ——《東周列國志》 27、 成大事者,不恤小恥;立大功者,不拘小諒。 28、 要為天下奇男子,須歷人間萬里程 。 29、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東周列國志》 30、 以智強愚,愚者不解;以智角智,智者不服。 ——《智囊》 31、 春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32、 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33、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34、 劍老無芒,人老無剛。 35、 胸中書富五車,筆下句高千古。 36、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中得。 37、 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結者,謂之知心。 38、 憂在外者攻其弱,憂在內者攻其強。 ——《東周列國志》 39、 有生者不諱其死,有國者不諱其亡,諱亡者不可以得存,諱死者不可以得生。 ——《東周列國志》 40、 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 41、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多在陣前亡。 ——《東周列國志》 42、 日中必移,月滿必虧。 ——《東周列國志》 43、 夫妻同道,父子同心。 44、 技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視。 ——《東周列國志》 45、 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慝者有殃。 ——《東周列國志》 46、 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若明,四方可行。 ——《東周列國志》 47、 富貴多士,貧賤寡交,事之常也。 ——《東周列國志》 48、 君臣以義合。君待臣如手足,則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馬,則臣待君如路人。 ——《東周列國志》 49、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50、 要人知重勤學,怕人知事莫做。 ——《警世通言》 51、 君子不居危國,不事亂朝。樂羊陣前訓其子如此說 —— 《東周列國志》 52、 小人知其過,謝之以文;君子知其過,謝之以質。 ——《東周列國志》 53、 居不幽者志不廣,形不愁者思不遠。 ——《東周列國志》 54、 為人第一謙虛好,學問茫茫無盡期。 55、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幸以成功。——《東周列國志》 56、 古人結交在意氣,今人結交為勢利。 57、 德為本,威濟之。德而不威,其國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內潰。 ——《東周列國志》 58、 虎卑其勢,將有擊也;貍縮其身,將有取也。 ——《東周列國志》 59、 明主立政,有功者賞,有能者官,勞大者祿厚,才高者爵尊。 ——《東周列國志》 60、 仁者雖怨不忘親,雖怒不棄禮。 ——《東周列國志》 61、 惟有德義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東周列國志》 62、 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顛倒看,橫是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 —— 《山歌》 63、 要分離,除非是天做了地! 要分離,除非是東做了西! 要分離,除非是官做了吏! 你要分時分不得我,我要離時離不得你。 就死在黃泉,也做不得分離鬼! —— 《掛枝兒•歡部》 64、 貪吏不可為而可為,廉吏可為而不可為。 貪吏不可為者,污且卑;而可為者,子孫乘堅而策肥! 廉吏可為者,高且潔;而不可為者,子孫衣單而食缺! 君不見楚之令尹孫叔敖,生前私殖無分毫,一朝身沒家凌替,子孫丐食棲蓬蒿! 勸君勿學孫叔敖,君王不念前功勞。 ——《東周列國志》 65、 天下之事,理勝力維常,力勝理為變。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 ——《東周列國志》 66、 不能舍己,必將取人,取人必多怨,亡無日矣。 ——《東周列國志》 67、 天之所廢,雖貴必賤;天之所興,雖賤比貴。 ——《東周列國志》 68、 君有諍臣,不亡妻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 ——《東周列國志》 69、 志比精金,心如堅石。 70、 賤不能臨貴,貧不能役富,疏不能制親。 ——《東周列國志》 71、 忠心正氣,千古不磨。 72、 不知賢,害霸;知賢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復以小人參之,害霸。 ——《東周列國志》 73、 為將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臨君約束,則忘其親;秉枹鼓,犯矢石,則忘其身。 ——《東周列國志》 74、 亂極則治,暗極則光,天之道也。
75、 世事紛紛一局棋,輸贏未定兩爭持。 須臾局罷棋收去,畢竟誰贏誰是輸? 76、 夫妻本是同林鳥。 77、 一人立志,萬夫莫敵。 78、 飲酒過度,喪生之源。 79、 夫忠臣不進阿順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主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負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聽,是君負其臣也。 ——《東周列國志》 80、 善仕者不但擇君,兼欲擇友。 ——《東周列國志》 81、 開日惟消一局棋。 82、 臘盡愁難盡, 春歸人未歸。 朝來嗔寂寞, 不肯試新衣。 ——《喻世明言》 83、 含容終有益,任意是生災。 84、 民未之禮,雖聚易散。 85、 勝敵者,一時之功也;全信者,萬世之利也。 ——《東周列國志》 86、 脫囚拜相事真奇,仲后重聞百里奚。 從此西秦名顯赫,不虧身價五羊皮。 ——《東周列國志》 87、 子無二父,臣無二君。(狐突) ——《東周列國志》 88、 德而不威,其國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內潰! ——《東周列國傳》 89、 肯把待妻子的心待父母便是孝子。 ——《三刻拍案驚奇》 90、 宋羅江 慶歷中,衛士震驚宮掖,尋捕殺之。時臺官宋禧上言:“此失守于防閑故耳。聞蜀羅江狗赤而尾小者,其儆如神。須詔索此狗,豢于掖庭,以備倉卒。”時號為“宋羅江”。 凡亂吠不止者,皆羅江也,何必曰“無若宋人然”? —— 《古今譚概》 91、 學富五車,書通二酉。 92、 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已;腹心相結者,謂之知心。 93、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94、 男兒不展同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95、 桓公曰:“寧戚之外,豈無人乎?吾欲任鮑叔牙,何如?”仲對曰:“鮑叔牙,君子也。雖然,不可以為政。其人善惡過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惡惡已甚,人誰堪之?鮑叔牙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是其短也。” —— 《東周列國志》 96、 愛民乃行軍第一義。 97、 容貌嬌姿奴奪魁,同郎有意只無媒。 ——《山歌•撇青》 98、 子猶曰:天下事被豪爽人決裂者尚少,被迂腐人擔誤者最多。何也?豪爽人縱有疏略,譬諸鉛刀雖鈍,尚賴一割。迂腐則塵飯土羹而己,而彼且自以為有學、有守、有識、有體,背之者為邪,斥之者為謗,養成一個怯病天下,以至于不可復而猶不悟。哀哉!雖然,丙相、溫公自是大賢,特摘其一事之迂耳。至如梁伯鸞、程伊川所為,未免已甚,吾并及之,正欲后學大開眼孔,好做事業,非敢為邪為謗也。 ——《古今譚概》 99、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潤,非一流之歸也。 100、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 101、 貌寢陋 袁應中,博學者,有肘名,以貌寢,諸公莫敢薦。 ——《古今譚概》 102、 王及善才行庸鄙,為內史,時謂“鳩集鳳池”。俄遷右相,無他施設,唯不許令史輩將驢入臺,終日驅逐。時號“驅驢宰相”。 驅驢出堂,正存相體。 《古今譚概》
103、 諫折柳 程頤為講官。一日講罷,未退,上偶起憑欄,戲折柳枝。頤進曰:“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拆。”上擲枝于地,不樂而罷。 遇了孟夫子,好貨、好色都自不妨。遇了程夫子,柳條也動一些不得??嘣?,苦哉! ——《古今譚概》 104、 羅擒虎、張尋龍 嘉靖中,察院羅相上言:“越州多虎,乞行下措置多方捕殺。”正言張次賢上言:“人盤嶺乃禁中來龍,乞禁行人。”太學諸生遂有“羅擒虎”、“張尋龍”之對。——《古今譚概》 105、 京兆尹禱雨 唐代宗朝。京兆尹黎干以久旱祈雨,于朱雀門街造土龍一具,悉召城中巫覡,以身雜入,共舞于龍所。觀者嗤笑。彌月不雨,又請禱于文宣王廟。上聞之,戲曰:“丘之禱久矣。” ——《古今譚概》 106、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棄。 107、 陶成 小時從師,見師母,圖其像,次見其女,又圖之,皆通真。 ——《古今譚概》 108、 土獠蠻俗 男子十四五,則左右擊去兩齒,然后婚娶。無匙筯,手搏飯而食之。 ——《古今譚概》 109、 要分離,除非是天做了地;要分離,除非是東做了西;要分離,除非是官做了吏。 110、 日往月來,星移斗換。 111、 白玉隱于頑石里,黃金埋入污泥中。 112、 聰明了一世,蒙懂在一時。 113、 石卵不敵,蛇龍不斗。 114、 鐵怕落爐,人怕落套。 115、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里得——出自明代 意思是:富貴本身并不是固定屬于誰的,而是通過辛勤的勞動得來的。 ——《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 116、 高宗朝,黃門建言:“近來禁屠,止禁豬羊,圣德好生,宜并禁鵝鴨。”適報金虜南侵,賊中有“龍虎大王”者甚勇。胡侍郎云:“不足慮!此有‘鵝鴨諫議’,足以當之。” ——《古今譚概》 117、 樹荊棘得刺,樹桃李得萌。 118、智無常局 119、上智不可學 120、智能生膽,膽不能生智。 121、富貴無根本,盡從勤中得。 122、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123、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124、信,國之寶也,民之所憑也。 125、賭近盜,淫近殺。——《警世通言》
著名故事 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蘇小妹三難新郎 十五貫戲言成巧禍 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 趙太祖千里送京娘 唐解元一笑姻緣 玉堂春落難逢夫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喻世明言: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 沈小官一鳥害七命 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著名地點 龍虎山 鶴鳴山 金山寺 斷橋 雷峰塔
著名人物 秦重、王美娘 杜十娘,李甲 趙匡胤,趙京娘 晏子,齊景公,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 俞伯牙、鐘子期 王安石、蘇軾 唐伯虎、秋香 柳永 白素貞、許宣、小青、法海 王嬌鸞、周廷章 包公
典故 高山流水 三笑姻緣 鼓盆而歌 真知灼見——《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俗語 亂點鴛鴦譜 天下無有不散筵席 一事真,百事真 無巧不成話
出自馮夢龍作品改編的戲曲作品 白蛇傳 賣油郎 杜十娘 淚灑相思地 ——改編自《王嬌鸞百年長恨》 蔡小姐忍辱復仇——改編自《蔡瑞虹忍辱報仇》 秦小妹貪情失婚 十五貫 三笑 玉堂春 女起解 金玉奴 棒打薄情郎 珍珠衫 拉郎配(黃梅戲) 蘇小妹三難新郎
出自馮夢龍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 包龍圖斷案 唐伯虎點秋香(電影) 秋翁遇仙記(電影) 搶新郎(電影) 鵲橋仙(電影) 電視劇“三言二拍”中改編自三言題目: 長恨歌——出自《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王嬌鸞百年長恨” 蹉跎行——《警世通言》第十七卷“鈍秀才一朝交泰” 恩仇劫——《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蘇知縣羅衫再合” 金玉奴——《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玉馬墜——《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黃秀才徼靈玉馬墜” 氈笠緣——《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張廷秀——《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張廷秀逃生救父”
珍珠衫——《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責任編輯:謎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