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3qlu6"></strong>
<strong id="3qlu6"></strong>
<i id="3qlu6"></i>
<blockquote id="3qlu6"><rp id="3qlu6"></rp></blockquote>

<i id="3qlu6"><table id="3qlu6"><b id="3qlu6"></b></table></i>
  • <i id="3qlu6"><track id="3qlu6"><menu id="3qlu6"></menu></track></i>

    防疫用語

    防疫用語(文虎摘錦版)

    一、防疫詞語

     

    二字詞

    CT、R0、RR、靶標、包膜、報告、鼻塞、蝙蝠、標本、病程、病毒、病房、病家、

    病例、病媒、病情、病區、病灶、測定、測試、測溫、查房、擦拭、晨檢、馳援、

    出艙、出院、傳播、床位、低燒、低熱、碘伏、調查、訂正、毒株、惡心、

    發熱、發燒、乏力、方艙、防化、防控、飛沫、肺泡、肺炎、分診、糞便、復工、

    復課、復園、腹痛、腹瀉、負壓、干咳、肝酶、感冒、感染、高燒、隔離、個案、

    拐點、廣譜、寒戰、核酸、緩報、緩解、患者、謊報、會診、肌酶、肌痛、基因、

    積液、激素、急診、間質、檢測、檢驗、接觸、接診、揭盲、解除、浸泡、靜息、

    酒精、救治、聚餐、聚會、卡他、抗菌、抗體、咳嗽、咳痰、口罩、淋巴、臨床、

    留觀、留痰、流調、流感、流涕、氯仿、面罩、面屏、滅活、滅菌、納差、嘔吐、

    排查、噴灑、噴嚏、氣促、禽類、輕癥、缺課、缺勤、確診、篩查、深咳、試劑、

    拭子、手套、首例、首診、雙盲、死亡、溯源、痰液、探針、體液、停產、停課、

    停業、頭痛、畏寒、午檢、霧化、吸氧、洗手、細胞、消毒、新增、胸悶、休克、

    血沉、血漿、血清、血氧、血液、咽痛、嚴查、嚴管、嚴控、炎性、炎癥、陽性、

    氧療、藥品、藥物、乙醇、乙醚、疑似、疫苗、疫情、疫區、陰性、引物、隱瞞、

    熒光、預后、預檢、預警、院感、載量、診斷、診療、癥狀、治愈、重癥、主診、

    轉歸、轉運、轉診、追蹤遙

     

    三字詞

    CDC、CRP、DNA、ICU、IGG、IGM、IMV、LDH、N95、NCP、PCR、PPE、

    RNA、WBC、WHO、X 疾病、白細胞、飽和度、報告卡、暴露史、爆發點、

    爆發期、鼻導管、鼻拭子、便標本、并發癥、病原體、病原學、不傳謠、不串門、

    不聚餐、不聚會、不恐慌、不信謠、不扎堆、常通風、穿山甲、傳染病、傳染性、

    傳染源、戴口罩、調查表、多通風、發病前、返程潮、防護服、防擴散、防輸入、

    防輸出、肺復張、肺實變、分泌物、肝功能、感染科、感染者、肛拭子、隔離點、

    隔離衣、灌洗液、呼吸道、護目鏡、化糞池、緩沖區、灰度區、恢復期、火神山、

    基礎病、假陰性、接觸史、接觸者、結膜炎、金標準、浸潤影、居住史、菊頭蝠、

    聚集性、抗凝血、口鼻眼、雷神山、零報告、流行病、旅行史、氯己定、逆行者、

    尿常規、排泄物、氣溶膠、潛伏期、勤開窗、勤洗手、熱敏感、人傳人、日報告、

    日消毒、少出門、少集中、少開會、腎功能、試劑盒、收集器、手術衣、手衛生、

    酸中毒、痰標本、特效藥、體溫計、同源性、網格化、網格員、危重癥、未分級、

    衛健委、污染區、無癥狀、洗手液、腺病毒、消毒劑、小湯山、心肌酶、血常規、

    咽拭子、陽性率、陽轉陰、衣原體、醫療隊、易感性、疫源地、陰轉陽、影像學、

    云會診、早報告、早發現、早隔離、早識別、早診斷、早治療、支氣管、支原體、

    知情人、知情者、脂溶劑、指示菌、治愈率、中低熱、中低燒、紫外線、自然菌

     

    四字詞

    ARDS、ECMO、FiO2、MERS、PaO2、SARS、SpO2、C反蛋白、安全距離、靶標蛋白、

    報告社區、標本采集、病毒傳播、病毒感染、病毒核酸、病毒基因、病毒載量、病例報告、

    病例發現、病區管理、病毒溯源、病原核酸、病原檢測、病原鑒定、不良反應、不留死角、

    不明原因、采集標本、采樣時間、測量體溫、車站測溫、出院標準、出院病例、傳播病毒、

    傳播途徑、打包用餐、單獨用餐、單人單間、低氧血癥、調查評估、定點醫院、定人定戶、

    兒童病例、二次傳染、二次檢測、二級響應、二氧化氯、惡心嘔吐、發病日期、發熱門診、

    反向引物、返崗人員、返校師生、方艙醫院、防護措施、防護用品、防控信息、防治結合、

    飛沫傳播、肺炎疫情、分類排查、分級負責、分區作業、分散就餐、分子克隆、糞口傳播、

    風險溝通、負壓病房、負壓病區、高度同源、高效處置、高危人群、高致病性、隔離病房、

    隔離病區、隔離治療、個案調查、個人防護、各盡其責、公共場所、公共衛生、公共浴池、

    共享區域、關節酸痛、冠狀病毒、過度輸液、過氧化氫、過氧乙酸、環氧乙烷、合胞病毒、

    核殼蛋白、核酸檢測、核酸轉陰、后備醫院、后勤保障、呼吸困難、呼吸窘迫、呼吸衰竭、

    環境通風、患者通道、會診制度、活體動物、機場測溫、機械排風、機械通氣、肌肉酸痛、

    基因測序、基因特征、集體活動、集中病例、集中隔離、集中救治、集中專家、集中資源、及時排查、及時救治、疾控中心、技術攻關、繼發感染、家庭成員、間質改變、堅定信心、健康檢查、健康教育、健康詢問、交叉感染、交通工具、焦慮恐懼、接觸傳播、接觸方式、接觸頻次、接觸時間、接診醫生、結膜充血、解除隔離、靜脈注射、精神稍差、精準施策、居家隔離、軍地協同、卡他癥狀、抗原蛋白、快速反應、科學防治、科學規范、科學施治、科學指導、空氣凈化、空氣消毒、老年人群、理化特性、理想體重、理性消費、聯防聯控、臨床標本、臨床表現、臨床分型、臨床管理、臨時隔離、淋巴細胞、留觀病房、留觀病區、留院觀察、零號病人、流水洗手、流行病學、綠色通道、碼頭測溫、密接管理、面罩給氧、面罩吸氧、明顯癥狀、磨玻璃影、母嬰傳播、內防擴散、配合檢查、強制隔離、輕度納差、全面摸排、全血標本、噴霧消毒、確診病例、群防群控、上呼吸道、社會公眾、社會組織、社區感染、社區傳播、慎用激素、生化指標、生命體征、生物安全、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世衛組織、死亡病例、特定人群、體外分離、體溫測定、體溫測量、體液污染、天然宿主、同舟共濟、統一領導、人員聚集、日常消毒、外防輸出、外科口罩、網絡直報、末次接觸、臥床休息、污水消毒、無創通氣、霧化吸入、吸氧濃度、細胞因子、下呼吸道、現場調查、箱式病房、消毒頻次、小斑片影、協調聯動、新冠肺炎、心理干預、心理疏導、血沉升高、血漿治療、血漿療法、血清標本、血液標本、血液傳播、詢問病例、嚴防死守、炎癥風暴、野生動物、一號病人、一級響應、一人一案、一線醫護、一線醫生、依法管理、醫護通道、醫護人員、醫療救治、醫學隔離、醫學觀察、醫院感染、疑似病例、輿情監測、易感人群、疫情報告、疫情地圖、疫情發展、疫情防控、疫情分析、疫情拐點、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急預案、有效防護、有效防治、有效滅活、預防為主、預后良好、預檢分診、原核表達、原始宿主、遠程會診、院感防護、院感防控、扎堆就餐、真核表達、診斷日期、診療經驗、正向引物、治愈病例、中間宿主、中位時間、終末消毒、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癥病例、主動報告、主診醫生、主診醫師、專家會診、轉運原則、咨詢報務、自然宿主、自然通風、自我防護、自我隔離、自我監測、走親訪友

     

    五字詞

    PHEIC、N95 口罩、病媒孳生地、病原學證據、超級傳播者、持續人傳人、地毯式摸排、點對點調運、電解質平衡、俯臥位通氣、負壓救護車、肺炎支原體、高鐵站測溫、

    隔離觀察室、廣譜抗菌藥、含酒精成分、含氯消毒劑、火神山醫院、呼吸道標本、

    基本傳染數、金銀潭醫院、聚集性發病、抗病毒藥物、可疑暴露者、濫用抗生素、

    雷神山醫院、聯合調查組、流行病學史、每班次通風、免洗洗手液、密切接觸者、

    膿毒癥休克、禽類接觸史、人口學信息、三不一優先、師生零病例、實驗室感染、

    實驗室檢測、首診隔離點、屬地化管理、四抗二平衡、體溫檢測點、網格化管理、

    無肺炎表現、無明顯發熱、無癥狀病人、消化道傳播、小湯山模式、小湯山醫院、

    校園零感染、新發傳染病、一次性口罩、一斷三不斷、衣原體肺炎、醫療廢棄物、

    醫學觀察期、醫用防護服、醫源性感染、醫院內感染、疫區居住史、疫區旅行史、

    疫區生活史、隱匿性感染、有蓋垃圾箱、有限人傳人、血氧飽和度、鉆石公主號、

    診斷試劑盒、指氧飽和度、中西醫結合

     

    六字及以上詞

    COVID-19、RT-PCR、2019-nCoV、SARS-CoV-2、病毒基因測序、傳染病報告卡、

    防疫控疫治疫、高級別專家組、個人防護設備、公共衛生事件、國際衛生條例、

    華南海鮮市場、流行病學調查、沒有明顯癥狀、人群密集場所、世界衛生組織、

    體外膜肺氧合、無癥狀感染者、小湯山式醫院、新型冠狀病毒、野生動物交易、

    醫用外科口罩、致病性微生物、過氧乙酸消毒劑、核酸檢測試劑盒、呼吸道飛沫傳播、

    基本人口學信息、野生動物接觸史、中東呼吸綜合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無武漢病人接觸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二、相關人物

    1、醫療專家部分

    曹彬、陳薇、胡克、喬杰、王辰、曾光、黃璐琦、李蘭娟、劉清泉、侯云德、譚行華、

    仝小林、王廣發、王福生、張伯禮、張文宏、鐘南山

    2、典型人物部分

    艾芬、王萍、管軼、張定宇、張繼先、張笑春

    3、殉職醫護人員部分

    柳帆、肖俊、蔣金波、李文亮、梁武東、林正斌、劉智明、彭銀華、吳忠澤、夏思思、許德甫

     

    4、典型治療醫院及方艙醫院院長(部分)

    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副院長:黃朝林

    火神山醫院院長:張思兵,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院長:章軍建

    江岸方艙醫院院長:凌瑞杰

    江漢方艙醫院院長:孫暉

    黃陂方艙醫院院長:何強

    武昌方艙醫院院長:萬軍

    漢陽方艙醫院院長:楊星海

    江夏大花山中醫方艙醫院院長:劉清泉;副院長:史鎖芳。

    東西湖方艙醫院副院長:李志強

    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院長:彭小祥

    蔡甸區知音谷方艙醫院院長:楊敏

    洪山區石牌嶺中學方艙醫院院長:魯力

    沌口方艙醫院院長:陶涼

    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副院長:徐孟凡

    武漢開發區體育中心方艙醫院二艙醫院院長:葛寧海;副院長:楊永峰

    新洲區方艙醫院、青山區方艙醫院(武鋼體育中心)、諶家磯方艙醫院、軍山方艙醫院

     

    三、治療藥物

    1.國家及地方方案采用

    a-干擾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利巴韋林、法匹拉韋、克力芝、奧司他韋、阿比多爾、磷酸氯喹

    2.媒體報道可能有療效

    阿比朵爾、達蘆那韋、沙奎那韋、比特拉韋、多替拉韋、恩曲他濱、丙酚替諾福韋、拉匹拉韋、羥氯喹

    3.媒體報道在研藥物

    瑞德西韋(倫地西韋)、法維拉韋



     


    抗擊疫情部分醫護人員簡介

    一、抗疫院士

    1、鐘南山——84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著名呼吸病學專家。

    2、李蘭娟——女,73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3、陳薇——女,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生物危害防控專家,少將軍銜。

    4、王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呼吸病學與危重癥醫學專家。

    5、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內科專家。

    6、陳煥春——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肺炎應急科研攻關研究專家組顧問。

    7、侯云德——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病毒學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院士實驗室主任。

    8、仝小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科研副院長。

    9、王福生——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302醫院肝病生物治療研究中心主任。

    10、喬杰——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

    11、黃璐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

     

    二、抗疫專家(醫生)

    1、曾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

    2、吳尊友——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3、石正麗——女,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新型肺炎應急科研攻關研究專家組組長。

    4、黃小民——浙江中醫院急診科主任,國家衛健委重癥救治專家組成員。

    5、王廣發——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

    6、張文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7、敖忠芳——女,92歲高齡仍堅守一線,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醫院終身教授,高級專家組組長。

    8、董宗祈——86歲坐輪椅堅持出診,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教授。

    9、毛青——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解放軍傳染病防控專家。

    10、張繼先——女,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癥學科主任,教授,拉響疫情防控警報第一人。

    11、曹彬——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

    12、胡克——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教授。

    13、譚行華——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

    14、徐永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教授。

    15、朱國超——女,武漢市第六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她的科室先后收治了500位重癥患者。

    16、江曉靜——女,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內科主任,57歲。

    17、嚴麗華——女,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被譽為最美面罩姐姐。

    18、周瓊——女,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教授。

    19、甘如意——女,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血液檢驗科醫生。春節后,三天兩夜騎行200多公里,從家鄉荊門趕赴武漢醫院上班,被譽為最美騎行者。

    20、汪曉婷——女,武漢市武昌醫院發熱門診醫生。她怕感染家人不愿坐丈夫的車去醫院,執意選擇步行。而丈夫只好開車跟在妻子身后默默護送,用車燈為妻子護航。

    21、孟新科——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深圳市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長。

    22、易黎——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醫務部部長,主任醫師,深圳市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長。

    23、艾芬——女,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

    24、管軼——香港大學教授,醫學微生物學專家,英國皇家醫學院外籍院士。

    25、張笑春——女,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

     

    三、抗疫院長

    1、張定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漸凍癥仍戰斗在抗疫一線,被譽為與死神賽跑的人。

    2、王行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雷神山醫院院長。

    3、張思兵——火神山醫院院長。

    4、徐迪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學中心主任、火神山醫院副院長。

    5、劉清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江夏大花山中醫方艙醫院院長。

    6、童朝暉——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

    7、王琛——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甘肅省第五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長。

    8、王萍——女,武漢市第八醫院院長。

    9、宋彩萍——女,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副院長。

    10、黃朝林——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

    11、章軍建——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院長。

    12、凌瑞杰——江岸方艙醫院院長。

    13、孫暉——江漢方艙醫院院長。

    14、何強——黃陂方艙醫院院長。

    15、萬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武昌方艙醫院院長。

    16、楊星海——漢陽方艙醫院院長。

    17、史鎖芳——女,江夏大花山中醫方艙醫院副院長。

    18、李志強——東西湖方艙醫院副院長。

    19、彭小祥——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院長。

    20、楊敏——蔡甸區知音谷方艙醫院院長。

    21、魯力——洪山區石牌嶺中學方艙醫院院長。

    22、陶涼——沌口方艙醫院院長。

    23、徐孟凡——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副院長。

    24、王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院長。

    25、安長青——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

    26、彭義香——武漢市中心醫院院長。

    27、代方國——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院長。

    28、葛寧海——武漢開發區體育中心方艙醫院二艙醫院院長。

    29、楊永峰——武漢開發區體育中心方艙醫院二艙醫院副院長。

     

    四、抗疫護士(護士長)

    1、陳貞——女,華東醫院ICU(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長,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人們稱其為“大眼睛”護士長。

    2、曾小輝——女,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人民醫院外科護士長,主動請纓奔赴一線。

    3、王曉靖——女,火神山醫院感染六科一病區護士長。

    4、黃萍——女,華潤武鋼總醫院普外科護士長,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醫療隊成員。

    5、趙越——女,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長,大年三十夜晚參加第一批上海援鄂醫療隊出征武漢。

    6、張云——女,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胃腸血管外科護士長,國家緊急醫院救援隊護理隊長。

    7、孫純——武漢市第一醫院靜配中心護士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管理與應用專家。

    8、秦春元——女,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護士長。

    9、吳靜——女,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護士長。

    10、閆柏靈——女,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甘肅馳援湖北醫護人員。

    11、譚榮歡——女,西南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援鄂護士長。

    12、趙培玉——女,中日友好醫院援鄂醫療隊護理組組長,護士長。

    13、劉麗——女,陸軍軍醫大學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主管護師,那張臉上有壓痕的照片的最美女護士。

    14、張芳靜——女,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心外科主管護師,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

    15、胡琳——女,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護士,甘肅馳援湖北醫護人員。

    16、李娟——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護士,甘肅馳援湖北醫護人員。

    17、徐麗菲——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護士,甘肅馳援湖北醫護人員。

    18、梅芳——女,武漢金銀潭醫院護士,58歲。

    19、喻鳴鳳——女,武漢亞心總醫院護士。不慎感染冠狀肺炎,她一邊積極配合治療,一邊發揮專業優勢,給醫生當起了病房助手,2月13日治愈出院。

    20、單霞——女,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護士,90后,被譽為“最美光頭女護士”。

    21、王濤——武漢市中心醫院護士,90后。

    22、朱海秀——女,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護士,廣東支援武漢醫療隊成員,90后。

    23、吉琴——女,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赴武漢救援護士,90后。

    24、徐夢薇——女,杭州市余杭區中醫院ICU護理部護士,余杭區首位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

    25、舒純——女,武漢中部總醫院護士。疫情到來之際,他們從老家一路逆行返回武漢,支援一線。

    26、王歡——女,武漢中部總醫院護士。疫情到來之際,他們從老家一路逆行返回武漢,支援一線。

    27、潘夢飛——女,常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護士,出征支援湖北。

    28、曹美元——女,唐山市豐南區醫院護士,唐山市豐南區首批赴湖北支援醫務人員。

    29、王立君——女,唐山市豐南區醫院護士,唐山市豐南區首批赴湖北支援醫務人員。

    30、劉智佳——女,唐山市豐南區醫院護士,唐山市豐南區首批赴湖北支援醫務人員。

    31、丁丹翼——女,洛陽宜陽縣中醫院護士,河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

    32、王田田——女,洛陽宜陽縣中醫院護士,河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

    33、王亞娟——女,洛陽宜陽縣中醫院護士,河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

    34、苗慧怡——女,洛陽宜陽縣中醫院護士,河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

    35、朱戀——女,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護士。

    36、趙英明——四川省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

    37、曹珊——女,武漢金銀潭醫院南二隔離病區護士,口罩和防護裝備在她的臉上留下一片片的勒痕。

    38、朱亞——女,湖北省腫瘤醫院護士。支援雷神山醫院,用瘦小的身軀彎腰奮力扛起大鐵皮柜的短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被網友贊為“最美搬運工”。

    39、杜富佳——女,貴州湄潭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排雷英雄杜富國的妹妹。2月20日,在兩次遞交請戰書后,從貴陽啟程馳援湖北。

    40、張美玲——女,武漢肺科醫院ICU護士,因勞累跌倒致左頜骨突及鼻骨骨折,但堅持延遲手術堅持在抗疫一線。

     

        五、已故抗疫醫生(專家、院長、護士)

    1、姜繼軍——江蘇泰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1月23日在抗疫工作中去世。

    2、梁武東——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因感染冠狀肺炎于1月25日去世。

    3、毛祥洪——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仙陽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1月25日在抗疫工作中遭遇車禍殉職。

    4、蔣金波——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疾控中心醫師,1月28日因公殉職。

    5、宋云花——女,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青華街道太平社區衛生室醫生,1月31日在抗疫工作中因車禍去世。

    6、宋英杰——湖南省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在抗疫工作中勞累過度于2月3日去世,年僅28歲。

    7、李文亮——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疫情“吹哨人”。因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7日去世。

    8、徐輝——女,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連續18天奮戰在抗疫一線,2月7日因肺栓塞去世。全國婦聯追授其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9、肖俊——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普外科醫生,因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8日去世。

    10、林正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授,因感染冠狀肺炎于2月10日去世。

    11、王土成——河南長葛市東村鎮村醫,連續多日抗疫于2月10日去世,年僅37歲。

    12、許德甫——原湖北鄂州市中醫院院長,因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13日去世。

    13、柳帆——女,武漢市武昌醫院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注射室護士,因感染冠狀肺炎于2月14日去世,享年59歲。

    14、劉智明——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因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18日去世。

    15、彭銀華——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醫生,因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20日去世,年僅29歲。

    16、吳忠澤——武漢天安醫院醫務人員。在抗疫一線連續工作半個月突發腦溢血于2月20日去世。

    17、夏思思——女,武漢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在抗疫一線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23日去世,年僅29歲。

    18、黃文軍——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因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23日去世,年僅42歲。

                                      (張東英 根據央視和媒體報道整理)

    編輯整理:謎材網www.ladymigraine.com 轉載及復制,請注明出處!


    「還沒有人打賞,我來支持一下」

    謎材網

    真誠打賞,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謎材標簽: 防疫
     版權聲明:任何轉載及復制,請注明謎材來自謎材網//不注明出處,謝絕一切轉發及復制!
     本文鏈接:http://www.ladymigraine.com/micai/2465.html
     發布時間:2020-03-12 13:23
     微信公眾號:謎材網(cdengmi)

    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国产女同互慰出水
      <strong id="3qlu6"></strong>
    <strong id="3qlu6"></strong>
    <i id="3qlu6"></i>
    <blockquote id="3qlu6"><rp id="3qlu6"></rp></blockquote>

    <i id="3qlu6"><table id="3qlu6"><b id="3qlu6"></b></table></i>
  • <i id="3qlu6"><track id="3qlu6"><menu id="3qlu6"></menu></trac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