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時期,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數,沒有年號。據清朝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考證,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十九年首創的,年號為“元狩”?!稘h書》上記載說,前122年十月,漢武帝出去狩獵,捉到一只獨角獸白麟,群臣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紀念,建議用來記年,于是立年號為“元狩”,稱該年為元狩元年,并追認元狩前的年號建元、元光和元朔。 漢朝年號表 : (西漢)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后元、始元、元鳳、元平、本始、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初元、永光、建昭、竟寧、建始、河平、陽朔、鴻嘉、永始、元延、綏和、建平、元壽、元始、居攝、初始 (新)始建國、天鳳、地皇 (西漢)更始 (東漢)建武、中元、永平、建初、元和、章和、永元、元興、延平、永初、元初、永寧、建光、延光、永建、陽嘉、永和、漢安、建康、永嘉、本初、建和、和平、元嘉、永興、永壽、延熹、永康、建寧、熹平、光和、中平、光熹、昭寧、永漢、中平、初平、興平、建安、延康 三國年號表: (魏)黃初、太和、青龍、景初、正始、嘉平、正元、甘露、景元、咸熙 〔蜀〕章武、建興、延熙、景耀、炎興 〔吳〕黃武、黃龍、嘉禾、赤烏、太元、神鳳、建興、五鳳、太平、永安、元興、甘露、寶鼎、建衡、鳳凰、天冊、天璽、天紀 晉朝年號表: (西晉)泰始、咸寧、太康、太熙、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興、光熙、永嘉、建興 (東晉)建武、太興、永昌、太寧、咸和、咸康、建元、永和、升平、隆和、興寧、太和、咸安、寧康、太元、隆安、元興、義熙、元熙 南北朝年號表: 〔宋〕永初、景平、元嘉、孝建、大明、永光、景和、泰始、泰豫、元徽、升明 〔齊〕建元、永明、隆昌、延興、建武、永泰、永元、中興 〔梁〕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大寶、天正、承圣、天成、紹泰、太平 〔陳〕永定、天嘉、天康、光大、太建、至德、禎明 〔北魏〕登國、皇始、天興、天賜、永興、神瑞、泰常、始光、神、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承平、興安、興光、太安、和平、天安、皇興、延興、承明、太和、景明、正始、永平、延昌、熙平、神龜、正光、孝昌、武泰、建義、永安、建明、普泰、中興、太昌、永興、永熙 〔東魏〕天平、元象、興和、武定 〔西魏〕大統 〔北周〕武成、保定、天和、建德、宣政、大成、大象 〔北齊〕天保、干明、皇建、太寧、河清、天統、武平、隆化、承光 隋朝年號表 : 〔隋〕開皇、仁壽、大業、義寧 唐朝年號表: 〔唐〕武德、貞觀、永徽、顯慶、龍朔、麟德、干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嗣圣 (周)文明、(周)光宅、(周)垂拱、(周)永昌、(周)載初、(周)天授、(周)如意、(周)長壽、(周)延載、(周)證圣、(周)天?萬歲、(周)萬歲登封、(周)萬歲通天、(周)神功、(周)圣歷、(周)久視、(周)大足、(周)長安 〔唐〕神龍、景龍、唐隆、景云、太極、延和、先天、開元、天寶、至德、干元、上元、寶應、廣德、永泰、大歷、建中、興元、貞元、永貞、元和、長慶、寶歷、太和、開成、會昌、大中、咸通、干符、廣明、中和、光?、文德、龍紀、大順、景福、干寧、光化、天復、天佑 五代年號表: 〔后梁〕開平、干化、貞明、龍德 〔后唐〕同光、天成、長興、應順、清泰 〔后晉〕天福、開運 〔后漢〕天福、干佑 〔后周〕廣順、顯德 宋朝年號表: (北宋)建隆、干德、開寶、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元禧、干興、天圣、明道、景佑、寶元、康定、慶歷、皇佑、至和、嘉佑、治平、熙寧、元豐、元佑、紹圣、元符、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靖康 (南宋)建炎、紹興、隆興、干道、淳熙、紹熙、慶元、嘉泰、開禧、嘉定、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佑、寶佑、開慶、景定、咸淳、德佑、景炎、祥興 遼年號表: 〔遼〕神冊、天贊、天顯、會同、大同、天祿、應歷、保寧、干亨、統和、開泰、太平、景福、重熙、清寧、咸雍、太康、太安、壽昌、干統、天慶、保大 金年號表 〔金〕收國、天輔、天會、天眷、皇統、天德、貞元、正隆、大定、明昌、承安、泰和、大安、崇慶、至寧、貞佑、興定、元光、正大、開興、天興、盛昌 元朝年號表: 至元、元貞、大德、至大、皇慶、延佑、至治、泰定、致和、天歷、至順、元統、至元、至正、 西夏年號表 : 〔西夏〕顯道、開運、廣運、大慶、天授禮法延祚、延嗣寧國、天佑垂圣、福圣承道、奲都、拱化、干道、天賜禮盛國慶、大安、天安禮定、天儀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貞觀、雍寧、元德、正德、大德、大慶、人慶、天盛、干佑、天慶、應天、皇建、光定、干定、寶慶 明朝年號表: 〔明〕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歷、泰昌、天啟、崇禎 清朝年號表: 〔清〕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雍正、干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注: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廢除年號紀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國紀年。雖然在袁世凱稱帝時使用過“洪憲”的年號,而愛新覺羅·溥儀在擔任滿洲國執政和皇帝時分別使用過大同和康德的年號,但是通常不為中國正統史書所承認,而認為中國皇帝的最后一個年號為清末的“宣統”。 (責任編輯:謎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