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誠信名詞用語
誠信、赤誠、愚直、敦厚、淳厚、老誠、 敦樸、忠實、真摯、竭誠、憨厚、懇切、 厚道、忠誠、誠摯、真誠、老實、誠信、 真誠、信譽 守信用 為人之道 興業之基 立國之本 抱誠守真 抱柱之信 達誠申信 表里如一 誠心誠意 襟懷坦白 光明磊落 推心置腹 光明正大 ??菔癄€ 講信修睦 竭誠相待 開誠相見 開心見誠 傳守不渝 披心相什 剖心析肝 物微志信 心虔志誠 信誓旦旦 信以為本 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誠相見 一諾千金 開誠布公 童叟無欺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閑邪存誠 修辭立誠 抱柱之信 一言之信 忠信樂易 輕諾寡信 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 信及豚魚 允執其中 傳守不渝 食言而肥 口血未干 一言九鼎 講信修睦 歃血為盟 剖心坼肝 季布一諾 貪而無信 百約百叛 開誠布公 始終不渝 履信思順 竭誠相待 推誠相見 始終不易 釋義披心 披肝瀝膽 光明磊落 言行一致 推心置腹 開心見誠 物微志信 達誠申信 心虔志誠 輕言寡信 金口玉言 誠心誠意 襟懷坦白 拾金不昧 嚙血沁骨 不輕然諾 季路一言 斯文掃地 一諾無辭 一言為定 以誠相見 抱誠守信 誠至金開 赤至金開 赤誠相待 以誠相見 說一不二 允執其中 嚙血沁骨 脩辭立誠 君子協定 金石不渝 講信修睦 守口如瓶 淑質貞亮 丹心耿耿 溫恭直諒 犬馬之誠 徙木為信 言信行果 開誠布公 金口玉言 赤誠相待 抱柱之信 達誠申信 ??菔癄€ 講信修睦 竭誠相待 開誠相見 開心見誠 傳守不渝 披心相什 剖心析肝 剎血為盟 推誠相見 推誠不飾 物微志信 心虔志誠 信誓旦旦 信以為本 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誠相見 忠信樂易 抱誠守真 抱柱之信 達誠申信 表里如一 誠心誠意 襟懷坦白 光明磊落 一諾千金 拾金不昧 推心置腹 君子一言 快馬一鞭 光明正大 ??菔癄€ 講信修睦 竭誠相待 開誠相見 開心見誠 傳守不渝 口血未干 披肝瀝膽 披心相什 剖心析肝 歃血為盟 推誠相見 推誠不飾 物微志信 心虔志誠 信誓旦旦 信以為本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誠相見 忠信樂易 誠實守信 一諾千金 拾金不昧 講信修睦 開誠布公 一諾無辭 一言為定 推心置腹 誠心誠意 達誠申信 歃血為盟 言信行果 光明正大 犬馬之誠 信守不渝 徙木立信 心如尾生 閑邪存誠 誠實可靠 精誠之至 以誠待人 光明磊落 言行一致 推誠相見 以誠相待 誠至金開 恪守不違 淑質貞亮 溫恭直諒 金口玉言 抱柱含謗 不輕然諾 履信思順 訥直守信 人似秋鴻 信以為本 忠款誠信 至信辟金 杖莫如信 赤誠相待 說一不二 光明磊落 季路一言 言必信,行必果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十室之邑,必有忠誠
二、中國古代誠信箴言
人之所助者,信也。-----------老子 輕諾必寡信。----------------------老子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子路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子路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子 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 內外相應,言行相稱。----------韓非子 養心莫善于誠。----------------荀子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屈原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孔子 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君子誠以為貴。------------------孔子 民無信不立。----------------孔子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后心正。-------孔子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李毓秀 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司馬遷 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韓嬰 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王通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禍莫大于無信。----------------------------傅玄 一言之美,貴于千金。------------------葛洪 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楊簡 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已;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楊時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暢泉 舉大體而不論小事,務實效而不為虛名。---------------蘇軾 言多變,則不信。---------------------歐陽修 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補之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袁采 去食去兵,不可去信。--------------關漢卿 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呂坤 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導人之理。-----------呂坤 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 ---------薛瑄 非直諒多聞之人,不能得直諒多聞之友。---- ---------申居鄖
三、中國近現代誠信箴言
一言之美,貴于千金。-------------------葛洪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孫中山 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蔡元培 世界未有比真誠人更為可貴的。-----------------蔡元培 心口如一,猶不失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梁啟超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沈鈞儒 失足,你可能馬上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沈鈞儒 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魯迅 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守信的人是最快樂的,誠實是最天真的。------魯迅 誠信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以正勝邪,以直勝曲。-------------------蔡鍔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馮玉祥 虛假的坦白實在是一個可怕的事情。---------朱德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李大釗 我們應該順其自然,立在真實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強、虛偽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歸幻滅。------------李大釗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之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潘序倫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誠。------潘序倫 天下作偽是最苦惱的事情,老老實實是最愉快的事情。-----鄒韜奮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陳潭秋 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鏡子,不可能修復。-------------廬隱 始終不渝地忠實于自己和別人,就能具備最偉大才華的最高貴品質。-----廬隱 誠信,關鍵是“誠”與“信”。----------毛仲林 誠信是為人的基矗。-----------陳鶯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圣潔的鮮花。----晏環 只有誠信才能讓社會更美好。------顧曉怡 誠信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梅雪挺 誠信,為人的準繩,只有誠實才會得到信任!------張姝南 誠信如同一根堅定的紐帶,能使我們彼此相連。----干神斌 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緒儒斯 誠信,人之本,性之善的源泉。-----------------謝宗穎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周恩來 靠著忠誠,你能與偉大的心靈為伴,有如一個精神上的家庭。--翟秋白 一絲一毫關乎節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失信,可能會毀了我們一生的名譽。-----林達生 坦白是使人心地輕松的妙藥。- -------------夏明翰 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 -------冰心 失去了誠信,就等同于敵人毀滅了自己。- -----陳毅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陳毅 一言九鼎重千秋。-- -----------陳毅 生活是欺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馮雪峰 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楊簡 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張愛玲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張愛玲 誠信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張愛玲 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賴里。- --------張愛玲 存心光明正大,言論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謂君子。----陶覺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朱敏 失去信用而賺的錢應結算在損失里。---------朱敏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朱镕基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回報。------李嘉誠 一兩重的真誠,其值等于一噸重的聰明。-----溫家寶 忠誠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實。-----------三毛 人際關系最重要的,莫過于真誠,而且要出自內心的真誠。真誠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里都應該帶著它。 --------------三毛 一個人懷有這種做人的尊嚴感,與人打交道時就會有一種自尊的態度,仿佛比如說:這是我的真實想法,我愿意對它負責。這就是誠實和守信用。-------------周國平 獨立、客觀、公正執業是我們注冊會計師的天職,我們既然選擇了做荷花,就要力求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郭晉龍 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張瑞敏 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何智勇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周晉峰重樹社會信用必須靠每個人的努力,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郭輝 一個創業者最重要的,也是你最大的財富,就是你的誠信。 ---馬云 有一種真話是人所需要的,它以羞恥的火焰燒掉人心頭的污穢和庸欲-這算是真話萬歲! -----------李亦非
四、誠信詩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意思是:君子總是心胸寬廣坦蕩,小人經常局促憂愁。 【出處】先秦•《論語》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意思是:不要把金玉當成寶物,而忠誠與信用才是寶。 【出處】先秦•子思《禮記•儒行》 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言。意思是:行為不實在的人,說話一定夸夸其談;不誠實守信的人,往往裝成誠懇的樣子來說話。 【出處】先秦•荀子《荀子•大略》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誠是自然規律,追求誠是做人的規律。 【出處】先奏•孟子《孟子•離婁上》 華而不實,恥也。意思是:只開花不結果實,令人感到羞恥。比喻徒有漂亮外表、無實際內容。 【出處】先秦•左丘明《國語•晉語》 君子誠以為貴。意思是:有修養的人把真誠看得非常重要。 【出處】先秦•子思《禮記•中庸》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意思是:孔子說:“有益的朋友三種,有害的朋友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實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同諂媚逢迎的人交友,同當面恭維背后毀謗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談的人交友,便是有害的。” 【出處】先秦•《論語•李氏篇》 修辭立其誠。意思是:有道德修養的人要注重文化教養,做到立身誠實。 【出處】先秦•《周易•乾•文言》 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指說話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斷、徹底。 【出處】先秦•《論語•子路》 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意思是:講話輕浮、脫離實際的人,不可重用。 【出處】西晉•《三國志•蜀書•馬良傳》: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設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意思是:真誠,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 【出處】先秦•荀子《荀子•不茍》 天下之至誠,為能化。意思是: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 【出處】先秦•子思《禮記•中庸》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 【山處】先秦•孟子《孟子•離婁上》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意思是:言:言談。物:實際內容。行:行為。恒:恒心。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 【出處】先秦•《周易•家人》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意思是: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 【出處】先秦•《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 圣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意思是:圣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 【出處】先秦•荀子《荀子•不茍》 君子養心,莫善于誠。意思是: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 【出處】先秦•荀子《荀子•修身》 至誠無息。意思是: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 【出處】先秦•子思《禮記•中庸》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意思是;用信來對待別人,天下人都信任你,不用。信來對待別人,就連自己的妻子與孩子都不信任你。 【出處】晉•楊泉《物理論》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比喻避免招惹無端的懷疑。 【出處】西漢•《樂府詩集》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意思是:人的真誠所達到一定程度,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又稱“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精誠所加,金石為虧。精誠:真誠。虧:虧蝕。意思是: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出處】漢•王充《論衡•感虛》 至誠則金石為開。意思是:至誠:極大的真誠。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出處】東晉•《西京雜記》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意思是:原以為是一片赤誠之心,誰知道卻是滿嘴謊話花言巧語。 【出處】唐•白居易《天可度》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意思是:喝了三杯酒以后就許下諾言,諾言比五岳還重。比喻“誠信”分量比大山還重。 【出處】唐•李白《俠客行》 凡人之情,莫不愛于誠信。誠信者,即其心易知••••••非誠信無以取愛于其君,非誠信無以取親于百姓。意思是:凡人無不喜愛誠實之品德。誠信之人,其內心容易為人所知。無誠信則不能為君寵愛,為民所親。 【出處】唐•武則天《臣軌》 上不信,則無以使下;下不信,則無以事上。信之為道大矣。意思是:君王不守信諾,就不能驅使臣子;臣子不守信諾,就不能侍奉君主。信義的準則太重要了! 【出處】唐•魏征《貞觀政要》 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意思是:大??梢愿煽?,山岳可以倒塌,許下的諸言始終不可改變。 【出處】唐•李白《唐詩紀事•卷十八》 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意思是:使心思純正,意正心、誠意:念真誠。將:打算。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出處】唐•韓愈《原道》 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意思是: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出處】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思是: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出處】唐•韓愈《原道》 巧偽不如拙誠。意思是:精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真誠。 【出處】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篇 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意思是:不講信譽無法統治(領導”也可)人民,沒有人民便無法守衛國家。 【出處】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君子一百,快馬一鞭。意思是:一句話說定,不再反悔。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道明禪師》 開心見誠,無所隱伏。意思是:對人處事要敞開心胸,以誠相見。沒有什么以躲避隱藏的。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 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意思是:懷著極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 【出處】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札子》 誠之所感,觸處皆通。意思是:誠;真誠。感:感觸。真誠能感動一切。 【出處】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意思是: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出處】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意思是:實行并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出處】宋•朱熹《仁說》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意思是: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出處】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 神莫神于至誠。意思是: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圣的了。 【出處】宋•張商英《素書》 誠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意思是:真誠,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 【出處】宋•周敦頤《通書》 君子乾乾不息于誠。意思是:乾乾不息:自強不息。君子為達到至誠而自強不息。 【出處】宋•周敦頤《通書•乾坤益動》 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意思是:如果做不到誠心誠懇、學業就無法學精,做事也無法做成功。 【出處】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意思是:自古以來統治百姓的關鍵在于真誠守信,把一個諾言看得比百斤黃金還重。 【出處】宋•王安石《商鞅》 去食去兵,不可去信。意思是:失去糧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 【出處】元•關漢卿《獨赴單刀會》 受人之托,終人之事。意思是。既然接受別人委托、就要把事情辦好。 【出處】元•高則試《琵琶記》 凡作人貴直,而作文貴曲。意思是:作人以正直為貴,而寫詩作文以委曲青苗為貴。 【出處】明•袁枚《隨園詩話》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意思是:說話辦事,信誠在先;欺騙與胡說,那怎么可以呢。 【出處】清•《弟子規》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意思是:行為不正的人,不讓人氣,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在一起共事。 【出處】明•徐被稷《恥言》 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導人之理。意思是:說話實在,辦事實在,為人實在,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 【出處】明•呂坤《呻吟語•誠實》 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意思是: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屬,都應當一概以真誠為準則。 【出處】明•薛瑄《讀書錄》 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意思是:遇到欺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 【出處】明•洪自誠《菜根譚》 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意思是:喻私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出處】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余事。意思是: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系,唯一靠的真誠。 【出處】明•朱之瑜《誠誠二首》 非直諒多聞之人,不能得直諒多聞之友。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朋友。 【出處】清•申居鄖《西巖贅語》 立身存篤信,景行勝將金。意思是:為人處事要老實忠厚講信用,品行高尚勝過有金銀財富。 【出處】清•《全唐詩補逸》 人之貴樸的誠篤。意思是:為人最重要的是樸實、忠厚、真誠。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惠芳》 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意思是:竊:謙指個人的意見。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于真誠。 【出處】清•曾國藩《復賀耦庚中丞》 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意思是: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 【出處】清•顧圖河《任運》 感人以誠不以偽。意思是:誠:真誠。偽:虛假。以真誠而不是以虛偽感動別人。 【出處】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神莫神于至誠。意思是: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圣的了。 【出處】宋•張商英《素書》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意思是:誠信可以用來立定志向,誠信可以用來守身,誠信可以用來處世,誠信可以用來待人,不要忘記樹立誠信的德行,那么就一定會有所成。 【出處】潘序倫
五、誠信楹聯
以誠取信,以信取勝。 誠實守信,清白做人。 誠是身基,無欺自安。 誠信為本,和氣生財。 國貴有法,人貴有誠。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 身有正氣,不言自威。 天道酬勤,商道酬信。 風雨人生路,誠信伴我行。 有信言乃立,無求品自高。 誠是一生寶,信為萬事本。 誠信安天下,法治興國家。 誠則神州行,信則全球通。 經營信為本,買賣禮當先。 人無信不立,企無信不興。 人無信不立,天有日乃明。 民以食為天,人以信為本。 守信以立世,真誠以潤身。 樹誠信風尚,鑄法治長城。 說話重在信,辦事重在實。 思以誠為尺,行以法為度。 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誠。 無誠不丈夫,失信非君子。 一生信為本,百代誠作基。 信是搖錢樹,禮是聚寶盆。 信譽是種子,效益是果實。 文明源自誠信,誠信創在未來。 守信走遍天下,無信寸步難行。 誠信百業興旺,和諧萬事成功。 誠信春風送福,和諧喜氣臨門。 誠信凝聚力量,法洽誕生希望。 誠信萬里如畫,和諧四時皆春。 誠信以心為上,法治以公為魂。 點亮法律天空、構筑誠信城墻。 讀書重在明理、做人貴在誠信。 減少失信成本,提高守信效益。 時間就是金錢,誠信也是財寶。 人以誠信為本,國以法治為根。 增強誠信意識,建設和諧社會。 碧血丹心誠耀史,舍生取義信流芳。 不成愧對往來客,無信枉稱商賈人。 財源茂盛憑誠信,生意興隆靠競爭。 誠如精衛填東海,信及豚魚興國家。 誠實做人學先古,信用辦事勵后生。 誠為至寶一生用,法做金盾制千秋。 誠信比承諾重要、信譽比廣告管用。 誠信法治兩手抓,共鑄輝煌齊萬家。 誠實守信我先行,百城萬店無假貨。 誠信是踏腳基石,失信是萬丈深淵。 誠信是立身之本,法治乃安國之源。 誠信與高尚同行,法治與正義相伴。 誠信賺得字號久,謙和贏來顧客長。 出局才懂誠信重,進宮方恨知法晚。 但能依理求生計,何必欺心作惡人。 話從口出言九鼎,萬事謹慎信為先。 假作真時真也假、真作假是假亦真。 堅守心靈的誠信,提升人生的品味。 立身須以誠為本,治國必以法為基。 手拉手共鑄誠信,心連心推進法治。 守誠信立德立仁,講文明利他利己。 四海經商無假貨,一生處事唯真誠。 天地四時有正氣,人生自古唯誠信。 為誠信春風送福,讓和諧喜氣臨門。 為人處世誠為重,興業生財信作本。 為人守信三九暖,行事無信三伏寒。 一人誠信一人立,天下誠信天下興。 以誠處世無慚愧,取信于人不寂寥。 用誠心溝通你我,讓法制保障大家。 用真誠策劃人生,以信譽贏得事業。 真誠乃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世之根。 虛假呈一時之得,誠信享一世之裕。 誠能傳經是謂道德,信可訓善惟以永年。 誠信是心靈的深刻,虛偽乃人生之空洞。 誠信守法公民義務,精勤興邦赤子情懷。 誠信無欺言如九鼎,實踐為重諾比千金。 家家和睦光彌大地,戶戶誠信春滿人間。 敬業齊家以誠為本,立身報過以信為綱。 禮修樂備眾方得益,德立道齊萬世名揚。 人格在欺詐中貶值,品質在誠信中升華。 人有信才一呼百應,企有誠則聯通四海。 外表的美麗靠衣裝,靈魂的偉大靠誠信。 為人誠信人人信服,為事誠信事事成功。 治國當以法治為本,做人當以誠信為魂。 誠實見證人生價值,信用顯示高貴品質。 誠實為經守信是緯,經緯合一全球文明。 誠信是法治的靈魂,法治是誠信的力量。 成為至寶一生用不盡,信做良品百世耕有余。 愛國誠信乃做人根本,求實謙虛為治學前提。 誠信是社會的通行證,法治是國家的座右銘。 誠信是社會的支撐點,法治是社會的生命燈。 誠真為準繩人心曠暢,信義立基礎國定昌隆。 謊言澆不開誠信之花,虛偽結不出幸福之果。 沒有伸手得來的信譽,只有誠信造就的聲譽。 欺騙使一切變得困難,誠信使凡事顯得容易。 法治長城始于一磚一石,誠信文明凝聚一點一滴。 每人每天競為誠實之人,每時每地力行信義之事。 生命的本質從真實開始,人格的尊嚴從誠信起步。 細節處的誠信尤見真實,心靈中的純凈更是可貴。 友盟四海笑談世界經貿,坦誠五洲吸納八方財寶。 誠信經商十里繁華凝瑞氣,文明創業一街錦繡浴春風。 不講誠信者必被社會所棄,以身試法者必受國法嚴懲。 誠取天地正氣問人間暖涼,法引規矩方圓律世問萬象。 好男兒頂天立地誠實守信,大丈夫光明磊落敢作敢當。 好時代好風光處處講誠信,新社會新氣象天天構和諧。 你誠信我誠信人人有威信,講法治護法治個個能自治。 揚誠信風帆同度文明人生,樹法制大旗共展和諧社會。 誠信立省弘揚時代新風尚,實干興邦建設海西經濟區。 誠信春風,又綠神州大地;和諧梅花,烘出無邊春色。 誠信有法治保障才有號召力,法治有誠信支持才有生命力。 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靜心正身,務實為民好比功積如山德載千秋。 分分秒秒學做真人人人競展誠信風采,時時處處力行真事事事皆鑄人格基石。 施德政,順民心,春回大地千家暖,講誠信,求和諧,光照人間萬象新。 日麗風和,神州雨霽,生財莫忘誠信道德,波平浪靜,海峽云開,致富須懷和諧情操。 賞罰分明,市場經濟講誠信假一罰十,寬嚴適度,法制社會護穩定懲教結合。
六、中國歷屆誠實守信模范人物
第一屆全國誠實守信模范人物 文花枝、曹道云、武秀君、王樂義、范玉恕、尚金鎖、徐輝、單增、王一碩、徐麗珍、李靜娜、 第二屆全國誠實守信模范人物 牙高峰、劉華國、劉成才、陳美麗、張云霞、鄭仁東、李澤英、艾克拜爾.依明、雷冬竹、楊正權、周國允 第三屆全國誠實守信模范人物 劉延寶、王文彬、孫東林、孫影、常德盛、李影、唐中和、馬國林、丁新民、李郁林 第四屆全國誠實守信模范人物 范海濤、馬虎、劉洪安、吳恒忠、錢月寶、陳俊貴、楊兆順、寧鳳蓮、李輝忠、李國武 (責任編輯:謎材網) |